央视网消息:返回舱搭载的中国空间站第三批空间科学实验样本也于12月5日凌晨返回北京,并顺利运抵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在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实验人员正在对从太空返回的植物种子进行相关处理。他们要及时的进行分解和化学固化处理,在他们面前所摆放着这次太空中三粒植物种子收获的多株稻穗,可谓是硕果累累。
水稻和拟南芥种子,经历了120天的空间培育生长,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发育全过程,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经过初步的整理,科学家初步看到了一些特殊的现象。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之前在(回传)图像上,看到一些现象,现在回来以后更加真切地看到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个是根的生长方向,向下也有向上也有,向各个方向的生长,重力定向向下生长的这个(特点)在空间就消失了,所以看到茎上面长了很多根。另外在茎的结上面还发出了很多其他的侧枝,这在地面也是没有的,所以看出来水稻形态跟地面有很大的差别。
人类要在空间长期生存,就必须要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在狭小的太空实验空间完成对植物生长周期所需要的环境控制,是实验团队克服的一大挑战。目前,返回水稻和拟南芥样品一部分已做固定处理,水稻种子将带回实验室继续培养。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冷冻的(植株),我们要进行一些组学分析报告,(包括对)它的转录组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还做一个蛋白质组分析,这个蛋白质它的变化。另外我们收到的这个种子,我们希望一方面能看到它后代的活力怎么样,能不能萌发,另一方面也希望看到它的营养物质有没有什么变化,后续也要做进一步分析。
据介绍,同时返回的还有4盒无容器材料实验样品,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是国内首个、国际上第二台在轨成功运行的同类实验设施。
今天(5月3日)22:00,由魔胴西西里咖啡冠名的户外实境互动综艺《周游记3》第六期即将播出。本期节...[详细]
A2O娱乐(A2O Entertainment,以下简称“A2O”)旗下女子组合A2O MAY(成员...[详细]
5月2日,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中国普洱墨江茗品共同打造的“大国品茗,墨彩江山”助农直播活动圆满落幕。...[详细]
A2O娱乐(A2O Entertainment,以下简称“A2O”)旗下女子组合A2O MAY(成员...[详细]
泛领文化旗下男子组合奔赴少年CIIU的首支单曲《今天见》于今日正式上线,标志着这支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团...[详细]
在《乘风2025》的舞台上,蒋一侨带着“摇滚酷girl”的态度走入观众的视野,秉承着独立音乐人的初心...[详细]
人间四月春茶香,文化传承正当时。在2025年云南普洱墨江县景星镇古树春茶节暨墨江国际双胞胎节即将启幕...[详细]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所长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