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剧照 老舍戏剧节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应妮)大戏看北京·2022第六届老舍戏剧节日前集中举办了“老舍笔下的西城”“构建新时代的‘戏剧观’”“文学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三场论坛,近20位专家学者线上相聚,以老舍、文学、戏剧、新时代为关键词展开讨论,20余家媒体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总观量超过170万。
老舍与北京
“老舍笔下的西城”论坛邀请编剧、导演、演员方旭,京味儿作家刘一达,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史宁及北京正阳书局“掌柜”崔勇一起,带观众们“云游”北京,探寻西城文脉,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各自对于老舍先生作品的感触与“老舍文化名片”的认知。
老舍先生出生于西城的小杨家胡同,他后来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地方也围绕西城展开。在《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老张的哲学》《离婚》等作品中,都有对西城景物、景观的细致描述。
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史宁在论坛中提到,“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当中,人物活动的场景基本是真实的北京地名,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梳理之后会发现,真实地名最多的集中在西城。”
多次将老舍先生的作品改编后搬上舞台的方旭则认为,“北京是老舍先生整个文学创作的根基,北京他的这个出生地是老舍整个文学创作的根基,只要翻开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你就能明白,北京这个出生地对于老舍先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牛天赐》剧照 老舍戏剧节供图
亲切感是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魅力之一,史宁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作品非常关注人性的部分,关注人最基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是老舍先生作品可以跨越时代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老舍与新时代
“构建新时代的‘戏剧观’”论坛邀请了多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以及评论人就“老舍与新时代”为话题进行讨论与分享。老舍先生一直爱憎分明为人民而书,他的笔端满含对苦难人民的悲悯与同情,对世间美好情感的赞扬,也因此,他的《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在话剧舞台上至今仍常演不衰。
文艺评论人谷海慧认为新时代需要新京味,她提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急剧改变,无论老北平的记忆还是大杂院的生活,在当下的北京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成为市民生活经验的一小部分。如果在取材领域和艺术方法上不去创新的话,是不是还能产生新的经典?”
而以“新北京人”为主体形象创作了京味话剧《喜相逢》的林蔚然则认为京味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随着年代的更迭,北京城的风貌也在发生变化,京味话剧不再止步于胡同戏和小院戏。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话剧贴上了新京味的标签,原因在于城市格局的变化,城市人群的构成也在变化,这一切催生了不同于传统京味话剧的出现。”
老舍与文学改编
“文学改编舞台剧的观察与思考”则邀请了有“实战经验”的导演牟森、方旭以及多年深耕在戏剧高校的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彭涛、教授麻文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胡志毅分享各自的经验。
老舍作品西城地名分布 老舍戏剧节供图
胡志毅认为文学和舞台作品之间存在差异,“文学作品的成功不能决定舞台作品成功,我有一个看法: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改编成舞台作品,但因为现在舞台剧技巧、呈现方式比较多,所以很多人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方旭认为,“我觉得老舍先生的作品在今天的改编而言,更重要的他的文学作品中能够引发大家思考的部分,否则这件事可能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的作品,我们在今天改编到底想跟观众聊什么。”
曾经将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红高粱家族》搬上戏剧舞台的牟森导演认为,从长篇小说转换为舞台演出,要面对的一个根本的问题首要是“时间”,是如何在有限时间里让观众坐住并且感动。对此,他的做法是“把感动到我的东西通过舞台方式转换给观众”。
据悉,三场论坛之后,老舍戏剧节还将举办“戏剧之夜”,届时将邀请业内外专家、艺术家共同参与。(完)
始祖鸟在喜马拉雅山“炸山”放烟花那事儿刚爆出来时,不少人看见王昱珩也在现场都懵了:这不是“南极大使”...[详细]
今日,古装家庭轻喜剧《芬芳喜事》正式登陆腾讯视频平台。该剧以经家大家庭为背景,通过一系列诙谐温馨的故...[详细]
—— 一场跨越千里的善意循环,一份对人性温暖的坚定信仰当洪水冲击过百色的街巷,一个与这座城市并无血缘...[详细]
由管健雄执导,应昊茗、南笙领衔主演,钱迪迪、何沄伟、宋星翰、沈保平主演的古装悬疑惊悚电影《画骨女仵作...[详细]
北京星能公益基金会是由上百位奥运及世界冠军共同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旨在通过公益活动将体育精神和知识传...[详细]
国庆假日,国家一级作家赵锐勇率国内资深的长城影视核心原创团队转战Al电影、Al动态漫剧新赛道,筹集巨...[详细]
200次练习、180天筹备,只为百米高空那100秒的完美绽放。在日本东京的万米高空,一架直升机舱门缓...[详细]
今日,两部由王彦霖主演的电影《刺杀小说家2》《毕正明的证明》同时在电影院上映,一经上映便引来了不少媒...[详细]